Visa、Amex 还是摩根大通?苹果 200 亿美元权力转移重塑消费者金融
苹果公司正在悄悄地重塑消费者金融的格局,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高盛集团即将结束其作为 Apple Card 发卡方的合作关系。Apple Card 目前拥有超过 1200 万用户,余额超过 200 亿美元。取而代之的是,Visa、美国运通和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正在激烈竞争,以获得数字金融领域最令人垂涎的交易之一。据报道,Visa 已经提出了 1 亿美元的预付款激励,以赢得苹果的青睐,而美国运通则着眼于同时担任发卡方和支付网络的双重角色——这一罕见举动充分说明了门槛有多高。
这不仅仅是银行卡提供商的洗牌,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苹果正在着眼长远,力求成为消费者银行业务的主要力量——而整个行业正在做出相应的转变。
高盛留下的权力真空
高盛的退出并非突如其来,但却说明了很多问题。
自 2019 年 Apple Card 推出以来,高盛进军消费者金融领域的尝试一直不尽如人意。据报道,亏损超过 10 亿美元,而客户服务方面的问题——加上监管机构的审查,包括因处理纠纷不当而被处以 8900 万美元的罚款——凸显了苹果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因与高盛机构银行业务根基之间的不匹配。
您知道吗?高盛与苹果在 Apple Card 上的合作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挑战。据报道,该银行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其中包括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间超过 10 亿美元的税前亏损,以及 2022 年主要因 Apple Card 造成的总计 120 亿美元的损失。最近,苹果和高盛因处理客户纠纷不当以及在免息支付选项方面误导消费者而被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处以超过 8900 万美元的罚款。高盛必须支付 4500 万美元的罚款以及至少 1980 万美元的客户退款,而苹果则被罚款 2500 万美元。此外,高盛还被禁止推出新的信用卡,除非它能证明自己符合联邦法律,这进一步复杂化了其消费者金融的雄心。
苹果的不满不仅仅源于数字。对于一个痴迷于用户体验的品牌来说,即使是银行卡服务方面的小摩擦也会削弱整个生态系统的信任。而且,随着该公司加大对金融服务的投入——Apple Pay、Apple Cash、高收益储蓄——它承受不起任何薄弱环节。
挑战类别 | 描述 | 对投资银行的影响 |
---|---|---|
监管约束 | 巴塞尔协议 III 规定的更严格的资本要求以及对消费者保护法律的遵守。 | 由于更高的资本和合规要求,导致成本增加和盈利能力下降。 |
风险管理 | 信用风险、提前还款风险和违约风险,尤其是在像“先买后付”这样的无抵押贷款中。 | 难以准确评估风险;面临更高的贷款违约风险。 |
运营复杂性 | 效率低下的承销流程和过时的系统。 | 运营成本更高;无法与提供简化流程的金融科技公司竞争。 |
竞争压力 | 来自私人信贷基金和监管约束较少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 | 市场份额流失;在提供灵活的贷款解决方案方面面临挑战。 |
流动性问题 | 与其他金融工具相比,消费贷款的流动性较差。 | 在市场压力期间难以管理流动性;在证券化方面面临挑战。 |
为什么 Visa 和 Amex 积极竞标
据报道,Visa 愿意支付 1 亿美元的预付款,以确保其作为支付网络的角色。这种金额很少在顶级优质卡计划之外提供——比如豪华旅行或精英商务卡。对于 Visa 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客户争夺战,更是一场塑造市场的赌注。
理由很简单:Apple Card 用户是高价值客户。超过 70% 的用户是 iPhone 用户,他们的信用评分高于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的交易量正在增长。获得苹果作为合作伙伴将巩固 Visa 在数字支付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带来刷卡手续费收入的激增。
表格:按交易量划分的全球支付网络市场份额(2024 年)
网络 | 全球交易量 | 市场份额 | 主要特征 |
---|---|---|---|
Visa | 10-11 万亿美元 | ~40% | 全球覆盖范围最广,交易量占据主导地位,几乎所有商家都接受。 |
万事达 | 6-7 万亿美元 | ~22-27% | 持续增长,交易量和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
美国运通 | 1.3-1.5 万亿美元 | ~10% | 专注于高价值消费,持卡人基数较小,定位高端。 |
另一方面,美国运通 的定位有所不同。它希望同时成为发卡方 和 网络提供商。这种双重控制将使 Amex 能够更好地定制客户体验,同时获得交换费和贷款利润。其卓越的声誉也与苹果的品牌资产非常吻合——但与 Visa 或万事达相比,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家接受度较低,这可能是一个限制因素。
与此同时,作为现有网络的 万事达 正在努力留在游戏中。但由于苹果正在考虑其他报价,它可能不得不修改其定价模式或带来新的激励措施。
发卡方问题:摩根大通、Synchrony 还是 Amex?
苹果计划在选择新的发卡银行之前最终确定其网络合作伙伴。潜在的发卡方包括摩根大通、Synchrony Financial,以及再次出现的美国运通。
摩根大通 凭借其规模、完善的消费者信贷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品牌脱颖而出,成为领跑者。与高盛不同,摩根大通拥有数十年的发卡和管理消费者风险的经验。在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稳定 Apple Card 的单位经济效益,并为苹果生态系统内更集成的金融产品铺平道路。
Synchrony Financial 以与零售商合作的联名卡而闻名,它带来了敏捷性和高消费者渗透率,但可能缺乏苹果偏爱的那种声望。不过,其运营效率和灵活性使其可能成为这场竞争中的黑马。
市场影响:赢家、输家和战略举措
苹果:深化金融护城河
苹果的举动不仅仅是为了修复一个有缺陷的合作关系。通过与更强大的金融合作伙伴结盟,它可以扩大其在银行业务中的足迹,而无需成为一家银行。这是一种平台杠杆模式——提供包裹在原生用户体验中的金融服务,由第三方机构处理监管和资本密集型后端。
您知道吗?“粘性”的概念适用于生态和商业环境?在生态学中,“粘性”指的是大多数物种由于环境波动而保持稀有的现象,从而创造了一种“粘性状态”,使它们难以变得丰富。在从微生物群落到森林的各种生态系统中都观察到这种情况,其中一小部分物种占主导地位,而大多数物种仍然稀有。在商业中,“粘性”是指通过集成的服务和价值主张来留住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从而增强客户忠诚度和韧性。构建这种“粘性”生态系统需要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以确保持久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这扩大了其经常性收入基础,并增强了苹果生态系统的粘性。金融产品正迅速成为用户留在苹果硬件和软件世界的另一个原因。
您知道吗?苹果的服务部门经历了显著的增长,2024 年的收入达到 960 亿美元,是过去十年的五倍?这种增长是由 Apple Music、iCloud、Apple TV+ 和 Apple Arcade 等服务驱动的,这些服务已成为苹果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务部门现在约占苹果总收入的 24%,比十年前的 9.9% 大幅增长。凭借超过 10 亿的付费订阅用户和超过 20 亿的活跃设备安装基础,苹果有望超过每年 1000 亿美元的服务收入。这种向服务的战略转变不仅使苹果的收入来源多样化,而且提高了其利润率,使其成为公司商业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
Visa 和 Amex:扩大利润的机会
如果 Visa 获得这笔交易,它可能会看到支付量的显著增长,尤其是在苹果拥有用户增长良好记录的情况下。对于 Amex 来说,发行和处理交易的机会提供了罕见的双重利润优势——尽管它需要解决其接受度差距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
如果这两家公司达成交易,投资者可能会看到乐观情绪反映在股价上涨上,尤其是在数字支付领域更广泛的宏观利好因素的情况下。
高盛:撤退和重新聚焦
高盛的退出可能会明确其消费者战略中更广泛的挑战。尽管对 Marcus 和 Apple Card 抱有很高的期望,但该公司低估了消费者贷款的运营复杂性和客户服务强度。退出可能会提供一个急需的重置——但这并非没有声誉和财务代价。
投资者可能会密切关注高盛的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在该公司重新专注于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等传统优势时。
行业趋势:这对科技和金融意味着什么
- 科技驱动的金融: 苹果公司能够为支付网络角色赢得 1 亿美元的竞标,充分说明了大型科技公司在消费者金融领域拥有的杠杆作用。这种趋势正在加速——亚马逊、谷歌甚至 Meta 都不同程度地探索了银行业务合作关系。
- “隐形银行”的兴起: 对于消费者来说,谁发行或处理他们的银行卡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感觉有多顺畅。苹果正在将自己定位为界面层——品牌忠诚度(而非银行忠诚度)驱动着使用。
您知道吗?隐形银行,也称为 嵌入式金融,正在彻底改变我们与金融服务互动的方式?这个概念将金融工具无缝地整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交易几乎难以察觉。例如,支付、贷款和保险等服务被嵌入到电子商务网站、交通应用程序甚至智能家居设备等平台中,使用户无需切换应用程序或访问银行即可访问它们。预计全球嵌入式金融市场将显著增长,从 2020 年的 225 亿美元增长到 2029 年的 3840 亿美元,从而增强用户体验并为企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隐形银行使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语音界面等技术来自动预测和满足金融需求,从而使银行业务更轻松、更个性化。
- 加强监管关注: 随着科技公司在金融产品中承担更多责任,预计监管会更加严格。新合作伙伴将面临压力,既要保持合规性,又要提供无摩擦的服务——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影响广泛的转变
这不仅仅是一张信用卡的过渡——这是一场影响广泛的金融调整。
苹果正在利用其生态系统杠杆来要求金融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更紧密的整合和更高的经济效益。Visa 和 Amex 渴望实现这些目标。与此同时,高盛带着受损的战略和惨痛的教训退出。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转变既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遇。关注 Visa 和 Amex 是否出现利润扩张的迹象。关注摩根大通是否发出与苹果更深入整合的信号。最重要的是,关注苹果——因为它的下一个金融举措可能会重新定义谁拥有货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