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声称与习通话和达成200项贸易协议,但北京断然否认,市场反应谨慎

作者
Amanda Zhang
13 分钟阅读

特朗普对华言论引争议:北京否认沟通,市场存疑

美中贸易紧张加剧,外交不和波及全球市场

特朗普总统周五上午前往罗马参加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但他此前就美中关系发表的混乱言论,仍在外交界和金融市场引发震荡。 特朗普再次强调了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直接沟通的争议性说法,并宣布完成了“200项贸易协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进一步引发了市场不稳定和外交摩擦。

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此前会晤的照片,突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复杂的关系。(reuters.com)

特朗普在周五发布的《时代》杂志采访中提到习近平时说:“他打过电话。我认为这不是他软弱的表现。” 总统还坚称,他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100%”的200项贸易协议,并暗示这些协议将在“未来三到四周内”公布。

这些说法迅速遭到北京方面的明确否认。 中国外交部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举措,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反驳美国总统,声明:“中国和美国没有就#关税 进行任何磋商或谈判。美国应该停止制造混乱。”

自特朗普一月份重返白宫以来,中国进口商品已被征收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这已经让投资者感到不安。而这些相互矛盾的信息,加剧了市场的焦虑情绪。 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迄今已下跌约10%,其中半导体行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您知道吗? 截至2025年4月25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迄今已下跌约6.75%,是近几十年来表现最差的开局之一。 该指数在2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后,由于市场波动加剧、对经济放缓的担忧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大幅下跌。其中,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等防御性行业的表现优于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股票。

华丽辞藻背后的现实

一位常驻华盛顿的贸易政策分析师表示:“这种模式变得越来越熟悉——先是大肆宣扬进展,然后是否认和混乱。 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似乎接近于零。”

多位熟悉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外交渠道的消息人士向本刊证实,自从新的关税制度实施以来,两国领导人之间没有进行过通话。 中国官员强调,任何未来的贸易谈判都需要从工作层面开始,并在任何直接的领导人之间的沟通被考虑之前,达成初步协议。

当被问及他离开前往罗马时所谓的通话时,特朗普回避说:“我不想对此发表评论,但我已经和他谈过很多次了。”

这并不是特朗普重返办公室以来,第一次出现关于美中接触的争议性说法。 上个月,总统宣布习近平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访问美国,但知情人士表示,外交渠道中没有讨论过此类访问。

贸易战加剧,市场做出反应

总统言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差异,给试图驾驭日益紧张的美中关系的投资者,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解释说:“我们基本上面临着一系列极端的结果,从勉强维持僵局到进一步升级。 市场正在将长期的摩擦定价为基本情况。”

在博弈论中,“廉价谈判”指的是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传递信息的成本很低,并且不会直接影响收益。 与成本高昂的信号传递不同,它的可信度无法得到保证,因为说谎不会受到惩罚。 这种类型的沟通经常在诸如谈判之类的战略互动中进行研究。

贸易紧张局势的实际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大幅下降,未来两周的预订量下降了48%。 由于投资者对全球增长的预期下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月上涨了20个基点,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跌至两年来的低点,突破了7.45。

中美集装箱运输量:2024-2025年趋势和关税影响

时间段关键数据/变化趋势/背景
2024年6月中美运输量同比增长15%; 占亚洲-美国运输量的60%。 美国进口量同比增长10.4%。受提前假日准备和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的推动。
2025年1月从中国的进口量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10.2%(997,909个标准箱)。 美国创下1月份进口纪录。关税前囤积和中国新年之前的激增。
2025年2月从中国的进口量环比下降12.5%; 美国总进口量下降10%,但同比增长4.7%。季节性下降 + 美国10%关税的影响(2月4日)。 中国份额:39%。
2025年3月中美运输量环比下降12.6%,比2024年7月的峰值低25.4%; 仍然同比增长9.4%。新的10%关税(3月4日)使总关税提高到20%。 中国份额降至32%。
2025年4月初中国的预订量环比下降64%(3月24日至31日与4月1日至8日相比); 美国总预订量也下降了64%。关税大幅升级(4月9日至11日超过100%)+ 中国的报复冻结了贸易流动。
关税概述截至4月中旬,美国对华关税超过100%; 中国采取了全面的对等关税作为回应。引发了提前装运、贸易下滑、成本飙升和经济衰退风险。 注意到数据差异。

一家领先的资本市场研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的言论似乎旨在转移市场预期,同时保留最大的灵活性。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廉价谈判’,旨在影响行为,而不承诺采取任何特定的行动方针。”

美国企业感受到压力

对于对中国制造业有重大风险敞口的美国跨国公司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一个严峻的战略挑战。 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公司正在加速多元化计划,有报道表明这家科技巨头计划到2026年将其在印度的产量翻一番。

几家主要的工业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悄悄地执行应急计划,以重新安置其供应链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化工和材料公司面临着需求下滑和成本压力的潜在痛苦组合。穆迪最近下调了对英国亿万富翁吉姆·拉特克利夫领导的化工业务伊尼奥斯Quattro的展望。

相比之下,随着制造商加速实施“中国+1”战略,某些新兴经济体有望受益。 随着公司寻求通过多元化制造地点来降低风险,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的投资流量正在增加。

“中国+1”战略指的是公司将其供应链多元化,而不是仅仅依赖中国。 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在其他国家(通常是亚洲其他地区)建立额外的制造或采购业务来降低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成本上升和潜在中断相关的风险。

一位与财富500强公司合作的供应链顾问观察到:“全球供应链的重塑需要时间,但我们看到速度正在急剧加快。 过去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现在被压缩到两到三年的时间里。”

前进的道路:情景和战略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分析师正在规划潜在的前进道路。 一些投资机构认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概率约为55%)是“冻结冲突”,即关税保持在目前的水平附近,而没有真正的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贸易增长可能会保持在2%以下,而美国则面临轻微的滞胀压力。 其他情况包括部分缓和(特朗普出于国内政治原因将关税降至60%左右)或进一步升级(中国对服务和知识产权进行报复,可能导致美国关税升至200%)。

少数分析师认为,仍然有可能达成一项侧重于农产品和芬太尼执法的意外“迷你协议”,这可以为双方提供一条有面子的途径来缓解紧张局势。

一位与华盛顿和北京都有联系的贸易政策专家建议说:“不要排除有选择性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妥协,这些妥协可以被视为两国政府在国内取得的胜利。 即使更广泛的紧张局势持续存在,农产品或数字服务等领域也可能会出现例外。”

拨开迷雾

目前,建议市场参与者区分政治作秀和实质性发展。 特朗普声称的“200项贸易协议”如果没有向美国贸易代表、世界贸易组织或国会记录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就几乎没有信息价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其2025年贸易增长预测下调至1.7%,承认了美中紧张局势造成的阻力。 全球各国央行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即在高进口商品价格造成的通胀影响与经济增长放缓之间取得平衡。

正如一位资深市场策略师所说:“明智的做法是为供应链的长期分化做好准备,同时保持灵活性。 关键词是凸性——持有能够从任何缓和中显着受益的资产,同时限制当前紧张局势持续或加剧时的下行风险。”

在可预见的未来,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相互矛盾的说辞似乎可能会继续存在,从而营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区分信号和噪音将成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基本技能。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