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和大全能源大幅减产,行业巨头应对市场变局
2024年12月25日 – 全球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通威和大全能源在12月24日晚宣布大幅减产,此举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引发震动。这一调整是市场动态、能源成本上升和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凸显了光伏产业的变革。
行业巨头的减产行动
多晶硅市场的主导者通威宣布,其位于云南和四川省的四个高纯度多晶硅工厂将减产。该公司将此决定归因于行业低迷以及旱季电力成本上升。同样,大全能源也宣布对其新疆和内蒙古的工厂减产,总影响产能超过12万吨——通威单方面减产超过9万吨,大全能源约减产3.05万吨。
行业背景和市场动态
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1-11月新增装机容量达206.30吉瓦,同比增长26%。这一增长得益于最近的监管发展,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1月发布的新的行业法规。此外,气候政策产业协会(CPIA)将其2023年国内装机量预测上调至230-260吉瓦。
尽管如此,该行业仍面临供需失衡和普遍亏损等挑战。多晶硅价格已跌至历史低点,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盈利问题。然而,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国内外需求强劲、政策支持供应侧调控、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储能产品价格下降以及国际利率下降趋势等因素共同支撑了市场乐观情绪。
减产的根本原因
通威和大全能源的减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监管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
1. 市场和供应动态
- **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多晶硅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跌至历史低点。尽管对太阳能装置的需求强劲,但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导致行业普遍亏损。通过减产,通威和大全能源旨在稳定价格并提高利润率。
- **战略库存管理:**减产有助于这些公司有效管理库存水平,避免在价格低迷时期积压未售出的多晶硅,并为未来价格反弹做好准备。
2. 能源成本压力
- **区域电力成本上升:**两家公司都将电力成本上升列为主要因素。云南和四川的旱季减少了水力发电的可用性,推高了能源价格。此外,新疆和内蒙古的运营面临独特的物流和监管成本压力。
- **高能耗生产:**多晶硅制造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较高的电价是重要的成本因素。在高成本时期减少生产是控制成本的一种措施。
3. 监管和政策因素
- **新的行业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1月发布的规定鼓励更好的市场纪律。减产可能反映了对这些措施的遵守,或对旨在稳定该行业的监管行动的预期。
- **对产业整合的政策支持:**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可能有利于控制性减产,以确保可持续增长并减轻整个行业的损失。
4. 地缘政治动态和美国制裁
- **美国制裁的影响:**由于涉嫌侵犯劳工权益,新疆等地区的多晶硅生产面临国际审查和禁令,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禁令。这些限制限制了出口潜力,加剧了供应过剩问题。
- **战略生产转移:**在西方市场准入受限的情况下,减产有助于平衡供应,鼓励关注国内消费或与非西方国家进行贸易。
5. 股市和投资者情绪
- **积极的市场反应:**在减产公告发布后,光伏股票集体上涨,表明市场对这些措施作为稳定行业的一步充满信心。
- **投资者信心:**通威和大全能源通过发出供应纪律的信号,展示了积极的管理,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6. 更广泛的市场和需求趋势
- **强劲的需求指标:**长期市场前景依然强劲,这得益于国内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强劲增长、国际市场的扩张、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以及储能成本的下降。
- **供需匹配:**战略性减产有助于使供应与当前需求相匹配,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铺平道路。
减产的意义
鉴于通威和大全能源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它们减产的决定意义重大。通威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有效产能约为34.5万吨,超过其官方产能26万吨。大全新能源近期产量从64961吨下降到43592吨,这突显了减产的规模。
对西方客户的影响:
- **供应限制:**减产可能会收紧全球多晶硅供应,可能导致依赖这些来源的光伏制造商面临短缺。
- **价格波动:**供应减少可能会推高多晶硅价格,影响下游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并可能推高太阳能组件价格。
- **供应链脆弱性:**严重依赖中国多晶硅的西方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更大的脆弱性,这凸显了供应链多元化的必要性。
分析和预测
通威和大全能源的减产标志着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个关键时刻,反映了对周期性挑战和长期机遇的战略性重新校准。
1. 市场动态
- **直接影响:**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的多晶硅价格预计将面临上行压力,有助于稳定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
- **供需再平衡:**减产旨在解决供应过剩问题,同时保持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强劲需求。
2. 主要利益相关者
- **生产商:**这些公司正在控制市场以稳定价格和保护盈利能力,这可能会导致市场整合。
- **下游太阳能产业:**光伏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投入成本上升的问题,促使他们努力实现多晶硅来源多元化或投资替代供应链。
- **终端用户和政府:**西方市场可能会遇到更高的成本和项目延误,而政府可能会补贴国内生产或探索替代材料。
3. 更广泛的趋势
- **能源转型:**价格波动可能会推动非硅基光伏技术的创新以及关键材料的战略性储备。
- **地缘政治动态:**进一步的美国与中国脱钩压力可能会导致关税或西方国家对国内多晶硅产能的投资增加。
4. 投资意义
- **多晶硅生产商:**由于市场环境稳定,短期内股价可能出现反弹,但长期增长仍取决于地缘政治和监管风险的管理。
- **太阳能组件和安装公司:**可能面临暂时的利润压力,但可以从整合机会中受益。
- **替代技术:**对替代光伏材料和储能系统的投资增加为早期采用者提供了机会。
结论
通威和大全能源的减产是对包括供应过剩和能源成本上升在内的近期市场挑战的战略性回应,同时符合监管和地缘政治的要求。此举突显了这两家公司致力于稳定多晶硅市场,并为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做好准备。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调整凸显了在应对短期中断和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目标驱动的强劲长期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
对于从生产商到终端用户的整个太阳能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发展强调了战略规划和供应链多元化对于驾驭全球光伏产业不断变化的格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