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0亿美元的市场拯救计划可能引发反弹,或只是昙花一现的临时措施

作者
ALQ Capital
6 分钟阅读

新加坡40亿新元市场救助计划:昙花一现还是重振旗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向股市注入50亿新元(约37亿美元)。此举加上税收优惠和简化的IPO流程,旨在扭转本地上市企业十年来的下滑趋势。然而,虽然这种干预可能会引发短期反弹,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可能会限制其长期有效性。

大胆干预,立竿见影

金管局的50亿新元投资计划将资金分配给国内外基金经理,以提高市场流动性,并鼓励对新加坡上市股票的投资。这项举措旨在为考虑IPO的公司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具吸引力的市场。

除了注资,新加坡还提供重要的税收优惠:

  • 新主要上市企业可享受 20%的企业所得税回扣
  • 涉及股份发行的二次上市可享受 10%的回扣

此外,IPO流程正在 简化,将审查期缩短至 六到八周,以提高效率。

这些措施共同旨在立即促进流动性和市场参与。但这是否足以抵消公司更倾向于大型国际交易所的更广泛的全球趋势?

短期市场情绪:看涨势头

摩根大通已将新加坡股票评级上调至 超配,预测海峡时报指数将 上涨5-6%,达到 4,200 左右。这种乐观情绪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

  • 估值和股息收益率具有吸引力 – 与区域同行相比,新加坡股票目前被低估,使其对机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 政府支持 – 该政策方案表明了振兴本地股市的决心。
  • 流动性注入 – 50亿新元的投资基金可能会刺激市场活动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市场分析师预计这些措施将 迅速启动资本流入 并改善市场情绪。然而,除了短期反弹之外,这些收益的可持续性仍然存在疑问。

根本挑战:全球上市竞争

尽管有这些激励措施,新加坡股市仍面临 结构性阻力,这不仅仅是流动性和监管问题:

  • 上市数量下降: 新加坡交易所(SGX)的公司数量已降至 二十年来的最低点617家,低于 2013年的782家
  • 更大的交易所更具吸引力: Grab和Sea 等公司选择在美国上市,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更深的资本市场和更高的交易量。
  • 转向保持私有化: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高增长公司选择保持私有化更长时间,通过风险投资而不是IPO筹集资金。

花旗集团的分析师认为,虽然税收减免可能使已经符合条件的基金经理受益,但它们可能不足以推动 新的资本流入或上市。这种怀疑表明,如果没有市场吸引力的根本转变,这些政策可能只会提供 暂时的缓解,而不是持久的解决方案。

真正的考验:新加坡会成为中型企业IPO的区域中心吗?

新加坡的战略似乎针对一个 特定的利基市场——不适合美国或香港市场激烈竞争的区域性和中型公司。如果成功,这可能会 重塑东盟的资本流动格局,并将新加坡重新定位为东南亚公司首选的上市中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需要:

  1. 确保持续的长期流动性: 除了最初的50亿新元注入外,持续的机构参与至关重要。
  2. 扩大IPO储备: 与区域增长型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可以创造稳定的新上市流。
  3. 提高市场知名度: 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全球营销努力来吸引外国资本和公司。

如果这些结构性变化得以实现,新加坡可能会重新获得作为IPO目的地的竞争优势。然而,如果全球对更大市场的偏好持续存在,这些措施可能只会提供 暂时的提振,然后市场恢复下滑

必要但不充分的一步?

金管局的最新举措是一项经过精心计算的赌注,即增加流动性、税收优惠和简化的法规将重新燃起人们对新加坡股市的兴趣。虽然短期影响预计是积极的——可能推动5-6%的市场反弹——但长期结果取决于这些政策是否能够 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上市行为

如果新加坡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东盟中型企业的中心,这可能会 重新定义其资本市场格局。然而,如果更大、流动性更强的市场继续主导IPO选择,这项举措可能会被人们记住为 临时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变革性的转变

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将密切关注。未来六到十二个月将揭示这项干预措施是 市场复苏的开始,还是仅仅是短暂的活动激增。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