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硅幕落下,英伟达在北京走地缘政治钢丝

作者
Super Mateo
12 分钟阅读

硅幕落下,英伟达在北京走钢丝

在中国首都的一个春日早晨,英伟达(NVIDIA)充满魅力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走上了一个被贸易官员和技术合作伙伴包围的舞台。他的到来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而是在外交微妙中包裹着的一个战略举措。随着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在人工智能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紧张关系加剧,黄仁勋的出现凸显了这家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所面临的风险。

就在前一天,美国政府再次出手,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的限制。一项悄然实施的新规,现在要求英伟达为中国量身定制的H20芯片的出口申请许可证——这款产品是专门为了规避之前的美国法规而设计的。对于英伟达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库存和采购承诺损失55亿美元,并直接威胁到其在已耕耘近三十年的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黄仁勋在中国 (guancha.cn)
黄仁勋在中国 (guancha.cn)

数十亿美元的打击和一次高风险访问

英伟达的H20芯片从未打算具有革命性。它是一种妥协——既要足够强大,满足中国数据中心的需求,又要足够克制,能够通过美国的合规审查。现在,这种妥协正处于监管的悬而未决状态。

当黄仁勋会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官员和当地知名科技公司高管时,他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英伟达不会放弃中国。通过精心措辞的声明,黄仁勋强调了中国市场的持久价值——赞扬其庞大的消费群体、协作的工程文化以及对英伟达创新引擎的核心作用。

“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与数千家中国合作伙伴合作,”他在国家广播公司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翻译稿中指出。“我们与这个市场共同成长。我们将尽一切努力继续为它服务。”

这个时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黄仁勋的访问正值地缘政治关系高度紧张之际,这不仅是对英伟达与中国商业关系的重申,也是对美国政策制定者的一种隐性挑战,他们的单边主义正日益使美国公司失去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机会。

科技巨头的困境:驾驭还是撤退?

虽然美国官员将芯片限制描述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旨在限制中国获得可能驱动先进监控或军事应用的处理器——但其影响是无差别的。英伟达,这个曾经的美国人工智能领导者的象征,现在却陷入了政府指令和商业生存之间的拉锯战。

根据与分析师分享的内部预测,H20芯片和相关产品已经积累了约180亿美元的预购订单。其中超过170亿美元直接与中国合同相关,这使得第一季度55亿美元的减记不仅仅是收入损失的有力反映,也是失去动力的反映。

“毫无疑问,”美国一家大型基金的投资策略师表示。“这不是销售预测的调整。这是对英伟达模式的结构性挑战,并延伸到任何依赖中国规模的美国公司。”

分析师观点分歧:风险、重新定价还是反弹?

华尔街一向具有前瞻性,但尚未完全放弃英伟达。瑞银(UBS)尽管称最新的出口行动等同于“事实上的禁令”,但仍维持其每股185美元的目标价。它甚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英伟达可能会向美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5000亿美元,以此作为拖延或削弱所谓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筹码。

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也表达了谨慎的乐观态度。虽然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将下降8-9%,但两家银行都重申英伟达是首选的股票,理由是全球对人工智能加速器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在欧洲、东南亚和中东。

但一些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对冲他们的赌注。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我们正在关注二级影响——不仅是对英伟达营收的影响,还包括对其战略选择的影响。”他指出,如果出口法规变得更广泛或具有追溯性,英伟达与中国的纠葛现在可能会抑制其并购灵活性、定价能力,甚至研发时间表。

中国的反制措施和本土替代品的崛起

对于北京来说,黄仁勋的访问具有双重目的:重申长期的商业关系,并发出一个政治信号,即无论有没有美国技术,中国都将坚持下去。

一位中国政策智库的高级顾问表示:“美国的行动只会加强我们对国家半导体自主的投资决心。世界必须明白——技术脱钩不再是一种风险。它已成为现实。”

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已经在摆脱美国制裁后推出了国产芯片组,它们正在加紧努力,以构建下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据报道,长期客户英伟达的字节跳动和腾讯正与国内芯片初创公司进行早期谈判,以共同开发定制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尽管这些本土替代品在绝对性能指标上仍然落后,但势头和补贴显然正在转移。

供应链的变化,市场的变化

除了直接的盈利影响外,这一事件正在加速全球技术基础设施更深层次的分化。跨国人工智能开发商现在面临着运营双重供应链的压力——一条用于西方市场,另一条用于中国及其势力范围。

其影响远不止半导体。许可不确定性开始渗透到相关的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培训框架、企业云平台和量子研究合作伙伴关系。英伟达的北京之行虽然具有象征意义,但却是对美国科技巨头仍然可以在哪里以可预测性运营的更广泛反思的一部分。

一位常驻中国的AI研究员表示:“华盛顿出台的每一项新规定都会增加摩擦。我们几乎每季度都在重新设计路线图。”

下一步:结果、情景和战略计算

黄仁勋精心策划的北京之行提出了比答案更多的问题。华盛顿下一步将采取什么监管路径?英伟达能否开发出第三代“合规芯片”,既能经受住美国的审查,又能满足中国的性能需求?中国是否会采取新的规则进行报复,限制西方进入其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云生态系统?

一些情景开始形成:

  • 监管漏洞: 英伟达可以投资于进一步降级的芯片,或者通过合资企业重新包装用于本地组装的组件,从而规避直接出口限制。
  • 许可活动: 如果机构投资者因价值损失而感到担忧,那么在华盛顿的游说活动可能会加剧。
  • 战略撤退: 该公司最终可能会缩减在中国的业务,并在印度、越南或欧洲增加投资以实现增长——这是一个代价高昂且具有长期后果的转变。
  • 市场调整: 中国的超大规模企业可能会加速与本土芯片制造商的合作,接受较低的规格,以换取控制权、速度和政治保护。

全球产业的转折点

黄仁勋2025年4月重返北京不仅仅是一次商务旅行。这是一场在高风险中平衡股东价值、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严格限制的走钢丝表演。随着美国和中国重新划定允许创新的界限,英伟达发现自己既是主角,也是更大的地缘政治叙事中的一个棋子。

目前,该公司必须做它一直以来最擅长的事情——创新、适应和执行。但这一次,风险不仅仅是技术或金融方面的。它们是存在的。

在英伟达股价今年迄今下跌22%之后,已经感到不安的专业投资者正以更加敏锐的目光关注着。机遇依然巨大。风险也是如此。

无缝全球化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英伟达及其同行来说,新时代的定义不是规模,而是主权。而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芯片。它需要战略、韧性——以及对驾驭一个分裂的世界的容忍。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