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重大撤稿事件:《自然》杂志撤回2002年干细胞研究论文,2024年首例
2024年6月22日,著名期刊《自然》宣布撤回一篇于2002年首次发表的重要论文。该撤回的研究名为“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能性”,声称在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包括江月华、巴尔克里希纳·N·贾希尔达尔、R·李·莱因哈特等作者在内的研究团队报告称,这些成人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这一发现对再生医学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最近的审查揭示了该数据存在重大问题。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图6的图像重复问题上,图6a的部分内容与图6e中的部分完全相同,图6m内部也存在重复。尝试获取原始图像的努力未能成功,这削弱了人们对研究关于多能性成人祖细胞(MAPCs)在骨髓中嵌入的结论的信心。
关键要点
- 发表与撤回:该研究最初于2002年发表,被视为一项重大进展。撤回于2024年6月正式化。
- 关键问题:图6中的重复图像无法通过原始数据验证,对该研究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 作者同意:大多数作者同意撤回,尽管有两位作者无法联系。
- 影响:此次撤回强调了科学研究中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以及持续验证已发表发现的需要。
分析
这样一篇高知名度论文在发表二十多年后被撤回,凸显了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挑战。最初,该研究为干细胞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暗示成人干细胞可能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多能,且不涉及伦理问题。
然而,撤回过程暴露了研究监督和验证过程中的弱点。无法获取原始数据指向了数据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自2002年以来,这些实践已有了显著发展。如今,严格的指导方针和数字存档旨在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原始数据可供验证。
此外,这一事件揭示了同行评审和发表后审查的关键作用。这些问题的多年后发现表明,科学界持续重新评估以往的工作,确保科学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你知道吗?
- 长期影响:撤稿可能对科学领域产生长期影响。此次特定的撤稿可能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评估基于原始发现的相关研究和理论。
- 撤稿率:尽管撤稿相对罕见,但其频率正在增加。这种增加不一定是负面的;它反映了错误和不当行为的检测改进,有助于科学文献的整体完整性。
- 数字工具:现代数字工具和平台如Crossmark和数字对象标识符(DOIs)在追踪和更新科学论文状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研究人员能够获取有关研究有效性的最新信息。
总之,2002年《自然》杂志关于间充质干细胞论文的撤回,是对科学研究中准确性、透明度和持续重新评估重要性的关键提醒。随着该领域的进步,从这些事件中学到的教训将有助于加强科学探究和完整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