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抵制后欧盟最终发表声明
2024年10月14日,欧盟最终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驻黎巴嫩的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然而,这一声明是在捷克共和国最初阻止后才发布的。声明本身将以色列的行动描述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呼吁进行彻底调查,并要求停止真主党对以色列的火箭袭击。捷克的阻止引发了欧盟外交官的猜测,一些人认为布拉格和特拉维夫之间存在协调。尽管如此,这种合作的全部范围仍不清楚。
捷克对声明的反对
捷克共和国决定阻止声明的原因在于其对以色列的历史和政治支持。捷克官员认为,欧盟的草案声明没有充分承认以色列的自卫权,特别是在面对真主党持续攻击的情况下。捷克政府还主张使用更强硬的措辞,要求真主党撤离以色列边境——这一修正案最终被其他欧盟成员国拒绝。
这种抵制并非史无前例。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以色列,经常支持其军事和防御行动,即使在面对国际批评时也是如此。这种联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并得到了重要的经济和防御伙伴关系的支持。
更大的冲突:黎巴嫩和加沙的动荡局势
尽管捷克的阻止延迟了欧盟的回应,但该地区的暴力却在升级。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和加沙展开行动,导致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 在加沙,最近以色列的空袭导致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未证实的平民伤亡报告,如四人在帐篷营地中被烧死。
- 在以色列,真主党加强了攻击,一架无人机在宾亚米纳附近袭击,导致四名年轻士兵死亡,七人受伤。
暴力是哈马斯于2023年10月7日发动的攻击引发的更广泛冲突的一部分,该攻击导致12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并劫持了250名人质。随后,以色列的报复导致超过42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随着以色列指控真主党从联合国维和部队附近发动攻击,国际社会对该地区日益增加的平民伤亡表示担忧。
欧盟的平衡行为:谴责、关注和务实
欧盟延迟的声明突显了其在中东政策中的复杂动态。尽管它谴责了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欧盟也对以色列在人口密集的平民地区的军事行动表示关注。然而,捷克和匈牙利对以色列行动的更强硬谴责的抵制展示了欧盟内部在如何处理此类冲突上的分歧。
捷克和匈牙利政府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基于深厚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联系,通常将这些国家定位为对抗他们认为欧盟对以色列政策的过度批评的平衡力量。这种在欧盟内部的平衡行为突显了在成员国与以色列等国家有强大双边关系时,就中东问题提出统一立场的困难。
捷克和匈牙利支持以色列的历史和政治根源
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对以色列的支持是由历史经验、经济利益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结合驱动的。他们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 历史基础: 捷克共和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始于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是少数几个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军事训练的国家之一。这种对国际武器禁运的违抗在两国之间建立了持久的纽带,并在1989年共产主义垮台后,瓦茨拉夫·哈维尔恢复了外交关系。匈牙利与以色列的关系同样植根于历史,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共同经历。匈牙利的犹太人口在纳粹大屠杀中被大量消灭,这一悲剧的遗产促进了两国之间持续的文化和政治联系。
- 经济和防御利益: 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与以色列保持着深厚的防御伙伴关系,受益于以色列在网络安全、军事技术和国土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以色列的国防工业向两国提供了先进的军事系统,包括雷达系统和防空技术,如捷克军队使用的Spyder防空系统。在经济上,以色列是两国的重要合作伙伴,贸易关系集中在技术和创新领域。以色列公司在东欧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在网络安全和水技术等领域提供专业知识。
- 政治意识形态和一致性: 在政治上,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与以色列政府,特别是在本杰明·内塔尼亚胡总理领导下,共享右翼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这些政府优先考虑国家主权、边境安全和坚决反对来自穆斯林占多数国家的移民——这些关键要素与以色列的安全和防御政策一致。
捷克和匈牙利作为以色列在欧盟中最强大的盟友
以色列、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之间的强大关系在欧盟内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两国一直利用其影响力阻止或缓和欧盟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将自己定位为以色列在欧盟中最可靠的盟友。这种伙伴关系不仅限于政治言论,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在国际论坛上积极工作,如联合国,以保护以色列的利益。
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和捷克领导人,如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在这些努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利用其政治影响力保护以色列免受国际审查。这种合作得到了维谢格拉德集团等机构的支持,该集团包括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波兰和斯洛伐克,并作为加强以色列在中东欧关系的平台。
结论:在地区动荡中加深联盟
捷克共和国最近阻止欧盟谴责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行动,揭示了其与以色列的联盟深度,这一联盟在匈牙利也得到了体现。这些国家与以色列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联系塑造了他们的外交政策,常常使他们与欧盟对中东的更广泛立场发生冲突。随着该地区的暴力继续升级,这些关系可能会在塑造欧盟对黎巴嫩和加沙持续冲突的回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