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刺激措施面临艰难挑战:集中化阻碍经济复苏

中国新刺激措施面临艰难挑战:集中化阻碍经济复苏

作者
Thomas Schmidt
13 分钟阅读

市场反应和刺激措施

中国股市出现了16年来最大的周涨幅,这是由于市场对国家干预的期望所推动的。政府推出了一项三管齐下的措施,旨在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活动。这些措施包括:

  1. 降息和宽松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消费者和企业支出。
  2. 股票回购贷款:针对公司和投资者,旨在增加公司股票回购,支撑股价。
  3. 承诺“财政”措施:尽管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政府已暗示未来可能采取财政行动支持增长。

这些措施的承诺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在9月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有人将其与2008年的刺激计划相提并论,该计划帮助中国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但留下了高债务和经济失衡的遗产。

投资者乐观与全球影响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自疫情以来最重要的刺激措施,但也有人警告说,它可能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有限。与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不同,当前的措施预计规模较小且更具针对性。大规模刺激可能会使中国从出口通缩转向对全球通胀做出贡献,这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对刺激措施的支持

尽管存在怀疑,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人民银行(PBoC)的行动可能带来短期利益。央行降息、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和准备金要求,为股市提供了急需的流动性。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措施可能帮助中国实现2024年5%的GDP增长目标,并在2025年带来适度利益。这些措施被视为抵消近期困扰经济的通缩风险的关键。

为什么中国的刺激措施可能难以实现长期增长

尽管市场反应积极,但许多结构性和经济挑战可能限制中国刺激计划的有效性。分析师指出了几个关键障碍:

  1. 消费者信心和信贷需求疲软:尽管利率已降低,但消费者需求仍然疲软。受房地产市场困境影响的中国家庭,尽管抵押贷款利率降低,仍不愿借贷或消费。这种缺乏信心继续拖累经济复苏。
  2. 房地产行业危机:房地产在中国家庭财富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仍处于危机之中。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财务不稳定,未售房屋充斥市场。这些问题破坏了消费者对住房市场的信心,使得刺激措施难以在这一关键领域重新点燃增长。
  3. 有限的财政刺激:尽管货币政策宽松,但刺激计划缺乏对消费者的直接财政支持。分析师认为,如果没有社会保障扩展或直接现金转移等措施,刺激国内需求将很困难。仅依靠货币政策可能不足以解决更广泛的结构性挑战。
  4. 债务负担和地方政府困境: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负债累累,限制了它们投资增长导向项目的能力。土地销售收入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这种债务负担限制了财政灵活性,阻碍了刺激措施的潜在影响。
  5. 资本外流和利率风险:降低利率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因为投资者在其他经济体寻求更高的回报。中美欧利率差距扩大可能对人民币施加压力,可能破坏金融市场并使复苏复杂化。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挑战

除了眼前的担忧,几个长期结构性挑战威胁着中国刺激计划的有效性:

  1. 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正在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降低了消费者需求和长期增长前景。这种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构成了逆风,即使有货币政策宽松措施。
  2. 全球贸易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需求减弱限制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这是其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当前的刺激计划主要关注国内措施,这些外部压力基本上未得到解决。
  3. 持续的中央集权: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优先发展国有企业(SOEs)和高科技、可再生能源等关键行业。批评者认为,这种集权抑制了创新和竞争,限制了经济的适应性。缺乏市场改革被视为可持续增长的障碍。
  4. 通缩压力:中国在多个行业面临通缩,使得企业难以提高价格,消费者难以增加支出。这种通缩环境使恢复消费者信心和振兴经济活动变得复杂。

确保成功的进一步措施

为了确保中国刺激计划的成功,短期提振和长期结构性改革是必要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几项关键行动已被证明能刺激国内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

  1. 对家庭的直接财政支持:提供现金转移或补贴可以立即增加家庭支出,就像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COVID-19疫情期间所做的那样。这些直接转移可以降低储蓄率并刺激需求,推动经济活动。
  2. 社会保障和安全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如失业保险、医疗保健和退休福利,可以减少预防性储蓄并鼓励更多家庭支出。瑞典和德国等国家通过这些策略有效地稳定了国内消费,为公民提供了更大的财务保障。
  3. 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减税往往更能刺激消费,因为这些家庭更有可能将额外收入用于消费。美国的《劳动所得税抵免》(EITC)改革就是一个通过增加低收入家庭支出刺激增长的例子。
  4. 鼓励国内投资和创新:通过公私合作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可以推动创新并创造高价值工作,刺激消费。韩国通过政府拨款和合作支持国内增长,实现了经济多元化。
  5. 货币政策与消费者导向政策相结合:降低利率可以鼓励借贷,但其有效性在结合直接针对消费者支出的政策时增加,如韩国在经济低迷期间对消费者信贷的金融支持。
  6. 结构性改革以减少不平等:通过累进税制和可负担住房计划减少收入不平等,可以确保更公平的经济参与。德国和北欧国家等收入分配更公平的国家,消费占GDP的比例更高。
  7.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投资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和绿色能源,可以创造就业并提高生活质量,间接刺激支出。历史上的例子包括美国的《新政》和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8. 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国内消费至关重要。通过低息贷款、拨款或税收优惠支持它们可以促进创业和就业,如德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
  9. 鼓励消费者信贷:扩大信贷获取可以促进消费者支出。韩国在2000年代初的信用卡激励措施导致消费显著增加,尽管需要谨慎平衡以避免过度家庭债务。

为什么中国难以采取进一步措施:集权的挑战

尽管需要更积极的措施,但由于其政治结构和权力集中,中国不太可能采取许多传统刺激政策。几个因素解释了这种犹豫:

  1. 政治意识形态和控制: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通过国家主导的措施强调“共同富裕”,而不是基于市场的改革。直接现金发放等政策将更多经济权力转移给家庭,这与政府保持中央控制和确保有序长期增长的重点相冲突。
  2. 偏好供给侧改革:中国优先投资高科技产业和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刺激即时需求的政策。政府认为,这些行业的增加生产最终将推动消费,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质疑消费者需求疲软是否可能阻碍这些努力。
  3. 债务和金融稳定担忧:北京对大规模财政刺激持谨慎态度,担心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并制造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领导层更倾向于渐进、谨慎的调整,而不是可能威胁金融稳定的激进财政扩张。
  4. 有限的社会安全网: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发达,失业保险和低收入工人的安全网有限。特别是农村农民工在户籍制度下难以获得社会福利,但这些问题上的进展缓慢。

这些挑战使得中国难以实施更直接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措施来推动国内需求,这可能限制当前刺激措施的总体影响。

结论:中国经济的长路

中国最近的刺激计划为市场提供了短期提振,但其长期成功仍存疑问。结构性问题如消费者需求疲软、房地产行业困境和人口老龄化继续构成重大挑战。此外,政府的集权方式限制了其采取更直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措施的能力。如果没有战略转变,中国的经济复苏可能会受到限制,即使在未来几年寻求实现适度增长目标。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