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斯洛伐克联合声明:战略伙伴关系概述
中国-斯洛伐克联合声明于2024年11月1日在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科访问中国期间发布,标志着双边关系的显著提升。声明概述了在四个关键领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政治合作:中国和斯洛伐克将建立政府级别的战略对话与合作委员会,涉及各自的外交部长或副部长。斯洛伐克重申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表示支持共同全球价值观,强调不将人权问题政治化。两国还表示支持加强中欧战略关系,包括探索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的全球门户战略对接的方式。
-
经济合作:两国承诺扩大双边贸易并优化贸易结构。计划包括改善贸易便利化、标准认可和促进公平的商业环境。斯洛伐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欧洲铁路货运网络,反映出其加强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的兴趣。此外,该伙伴关系优先考虑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如清洁能源和新材料,这与中国的欧洲绿色投资目标相一致。
-
文化和教育交流:声明强调了通过文化、教育和研究交流加强民间联系的重要性。两国支持艺术交流、语言项目和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扩大姐妹城市关系也被强调为促进更紧密文化联系的手段。
-
国际合作:中国和斯洛伐克表达了共同支持多边主义,特别是在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和促进包容性全球经济方面。斯洛伐克表示有兴趣探索中国在发展、安全和文化方面的全球倡议,共同关注解决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问题。
这一战略伙伴关系,以其对政治对齐、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多边合作的重视,反映了中国在应对欧盟内部动态变化的同时,与欧盟小国建立强有力的双边关系的兴趣。
对欧盟动态的新策略:分化欧盟统一立场
中国的新策略试图通过与可能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非地缘政治对齐的小国建立关系,来利用欧盟的内部动态。与欧盟大国不同,斯洛伐克和其他小国往往面临较少的地缘政治限制,可能在贸易法规和人权等有争议问题上采取更灵活的立场。通过培养这些经济和外交关系,中国正在欧盟内部创造一个潜在的缓冲区,这可能会抵制严格的反华政策。这可能导致欧盟统一立场的分化,特别是在小国在政策讨论中成为温和声音的情况下。
利用经济影响力: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伙伴关系
像斯洛伐克这样的欧盟小国对基础设施投资、技术进步和绿色能源倡议有很高的需求,这些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供相吻合。通过这一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可以将自己定位为斯洛伐克在这些领域增长的关键伙伴,可能培育出与斯洛伐克利益与中国目标相一致的经济依赖关系。清洁能源合作和交通联系等倡议不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将斯洛伐克纳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使其更不易受到可能对抗中国利益的欧盟政策的影响,如最近的电动汽车关税。
欧盟小国作为战略门户进入欧洲
通过与斯洛伐克等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国获得了物流和战略优势,可能使其能够通过较少的监管监督进入欧洲市场,相比直接与欧盟大国接触。这些与欧盟小国的伙伴关系可能创造区域立足点,使中国商品和投资能够通过较宽松的监管途径进入欧洲。特别是,中国-欧洲铁路货运合作等项目可能通过东欧加强中国对欧洲市场的访问,绕过主要经济体倡导的欧盟范围内的关税和限制。
长期政治影响:软化欧盟立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欧盟小国的经济投资和伙伴关系可能会逐渐改变欧盟内部的政治对齐,即使这种变化是微妙的。尽管斯洛伐克和其他小国通常遵守欧盟原则,但来自中国伙伴关系的持续利益可能会导致对欧盟范围内的反华倡议采取更审慎的回应。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务实的伙伴,中国旨在培育一个在欧盟内部支持中国的集团,至少可以在敏感问题上缓和激进的立场,如人权或经济独立于中国。
中国策略的挑战:欧盟的持续内部团结
尽管中国进行了接触,德国和法国等欧盟主要经济体仍然坚定地致力于安全、技术自主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这限制了小国温和立场的影响。即使中国与小国的伙伴关系在欧盟内部引入了更多微妙的立场,这些温和的影响不太可能重塑欧盟的核心政策,因为欧盟内部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要经济体的共识。欧盟目前专注于“去风险”和减少对中国,特别是在关键领域的依赖,反映了与西方盟友一致的战略转变,限制了中国在欧盟内部更广泛的影响力。
经济杠杆对政策变化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与欧盟小国的伙伴关系可能产生经济影响力,但不太可能显著改变欧盟的基本政策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不太容易受到经济说服影响的主要经济体驱动。德国和法国等国与跨大西洋经济体更深入地整合,优先考虑区域安全和自主,而不是与中国单独的经济收益。此外,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压力,由公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