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的关税,并将27家美国公司列入黑名单,进行全面的贸易报复

作者
H Hao
24 分钟阅读

北京发起精心策划的经济攻势:中美贸易结构性转变开始

关税、黑名单和资源管制:解析中国经济战的战略调整

自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中国采取了最精密、多维的升级措施,同步启动了三种截然不同但协调一致的经济武器:对美国进口商品全面加征34%的报复性关税,根据两项惩罚性监管机制将27家美国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及立即对关键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

描绘美国和中国国旗之间经济冲突和紧张关系的概念图。(shutterstock.com)
描绘美国和中国国旗之间经济冲突和紧张关系的概念图。(shutterstock.com)

这不仅仅是报复,而是中国贸易和安全战略的结构性调整,旨在以最小的过度行为发挥最大的影响力。虽然北京的措辞以法律框架和国家主权为基础,但这些举动的背后,揭示了中国现在打算如何约束、威慑和影响外国经济行为者,而这将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关税:战术平衡器,而非单纯的报复

为什么是34%?贸易压力的几何学

通过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相当于美国“对等关税”的34%附加费,中国不仅仅是在报复,更是在将对等确立为一种原则。这种在各个行业统一征收的关税水平,改变了成本结构,迫使所有输往中国的美国出口产品压缩利润空间。

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及关税税率的历史概览。

年份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亿美元)值得注意的关税措施/平均税率(%)
2018547 (OEC) / 505 (Brad Setser/Census)301条款关税开始:7月/8月对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1和清单2)征收25%的关税;9月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3)征收10%的关税。 征收关税前的平均税率约为3%。
2021506.4 (BIS)301条款关税基本维持不变(清单3的税率在2019年提高到25%,增加了一些清单4的关税,然后降低)。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301条款关税)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估计在17.5%-19%左右。 一些产品获得了豁免,特别是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
2024438.9 (USTR estimate)301条款关税基本维持不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四年审查结果(5月),提议提高对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钢铁、铝、医疗用品等特定行业的关税,自2024-2026年生效。 164项产品豁免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
202541.6 (仅1月数据 - Census)2月4日: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 3月4日:再次加征10%的关税,使所有中国商品的额外关税总额达到20%。 4月9日:计划实施34%的“对等”关税,叠加在现有关税之上(平均总额可能约为72%)。 移除最低限度豁免(然后可能暂停)。

这对实际意味着什么?

  • 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猪肉和谷物——现在面临着无法谈判的成本劣势。对于那些利润已经很薄的产品来说,这使得它们一夜之间在中国的市场上变得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 高价值工业品,包括半导体和航空航天部件,实际上变成了奢侈品进口,迫使中国买家要么寻找国内替代品,要么转向东盟、拉丁美洲或欧洲的替代供应来源。

“这是一个产生最大摩擦的举动,但并非完全脱钩,”一位亚太贸易顾问表示。“它对美国公司进行成比例且一致的惩罚,而不会为中国进口商制造监管混乱。”

关键是,没有例外情况。 美国公司没有通过谈判绕开关税附加费的途径——这标志着一种转变,即从交易性的变通外交转向北京控制下的标准化、基于规则的执行架构。

进口关税是对进入一个国家的商品征收的税,通常会增加这些进口商品的成本。这种增加的成本通常以更高的价格形式转嫁给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关税转嫁”效应。


双重黑名单:对军事相关供应链的精准打击

不可靠实体清单:通过有针对性的企业排除来传递战略信号

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UEL)是北京使用的一种机制,旨在针对被认为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或发展利益的外国实体(公司、组织或个人)。它主要用作报复工具,允许中国对被列入清单的实体实施贸易或投资限制等措施,通常是为了回应外国政府针对中国公司的行动。

通过将11家美国公司指定为“不可靠实体”,中国正在精确地利用其国内市场的准入权。 这些公司——Skydio Inc.、BRINC Drones、Kratos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等——虽然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它们在美国军民两用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关键节点,尤其是在自主系统、监控和战场通信领域。

这些禁令不是象征性的,它们在中国语境下是具有实际杀伤力的:

  • 没有进口,没有出口: 这些公司被完全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正在进行的项目也不例外。
  • 没有新的投资: 未来的立足点——无论是通过合资企业、研发中心还是并购活动——都被明确禁止。

先进的无人机技术,代表了黑名单所针对的军民两用创新类型。(tradewin.net)
先进的无人机技术,代表了黑名单所针对的军民两用创新类型。(tradewin.net)

“这不是一概而论的反美行动,”一位驻北京的风险顾问指出。“这是对华盛顿依赖的特定国防工业走廊的精准打击。”

选择这些公司——其中许多公司深入参与五角大楼相关的项目——反映了一种战略意图,即在商业和美国军事投射的交汇点施加压力,而不是针对广泛的消费品牌或资本品制造商。


出口管制清单:拒绝获取中国战略性投入

中国的《出口管制法》规范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至关重要的管制物项的出口。 该范围包括军民两用物项(具有民用和潜在的军事应用)、军用产品、核材料和其他敏感商品、技术和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扩大了其出口管制清单,将16家额外的美国公司纳入其中,实际上禁止它们购买任何中国原产的军民两用物项——这一类别包括微电子、先进材料、精密传感器,以及越来越多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子系统。

“真正的冲击在于叠加效应,”一位出口管制律师解释说。“你不仅仅是在阻止稀土——你还在拒绝将中国技术整合到美国国防级解决方案中所需的配套材料。”

诸如 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Cyberlux Corporation 等主要目标都参与了高空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无人机平台和信号情报——在这些领域,中国组件通常通过不透明的分包层嵌入。这个漏洞刚刚被堵上。


稀土杠杆:战略资源去全球化开始

对钐、钆等元素的出口管制标志着一道坚硬的资源边界

各种稀土元素样品,例如钕。(wikimedia.org)
各种稀土元素样品,例如钕。(wikimedia.org)

中国已立即将七类重型和中型稀土元素置于严格的出口许可之下。 这些包括钐、铽、镝和镥——这些元素对于精确制导弹药、量子计算硬件和高超音速飞行器控制中使用的高性能永磁体至关重要。

此举标志着战略资源重商主义的开始,并具有明显的近期影响: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中所占份额随时间变化。

年份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中所占份额(%)
199027%
199560.1%
2008>90%
2009~97.7% (129,000 t of 132,000 t)
2010~97.7%
2016~85%
201962.9%
2021~60%
202270% (210,000 t of 301,000 t total)
2023~68% (240,000 t of 353,700 t total)
2024~70%
  1. 美国和欧盟的国防工业基础中断。 替代并非易事;中国境外的加工设施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2. 价格错位风险。 稀土现货市场交易清淡,容易受到政策冲击。预计会出现投机性上涨和囤积行为,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
  3. 加速多元化努力。 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加大在非洲、澳大利亚和格陵兰的稀土开采力度——但这些都是中长期策略。

“这里的出口管制服务于多个目标:胁迫、发出信号和抢占不对称依赖关系,”来自一个多边贸易机构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表示。

稀土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磁性、发光和催化特性,是许多现代技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从电子产品和磁铁到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国防技术的各种应用中。


更深层的影响:战略、信号和全球调整

从战术报复到制度化的经济威慑

4月4日的公告不同寻常之处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其架构意图。 中国现在正在将对策纳入法律框架——《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口管制法》和关税委员会管理的关税。 这些工具是制度化的可重复的可升级的

一张棋盘,棋子代表全球大国,象征着战略地缘政治的运作。(hoover.org)
一张棋盘,棋子代表全球大国,象征着战略地缘政治的运作。(hoover.org)

“这是中国将经济手段转化为实际行动,”一位总部位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战略家表示。“他们正在从被动的经济策略转向主动的经济策略。”

北京已经表明,它愿意将与台湾的军事合作与进入中国市场联系起来——这是一条日益强硬的红线,改变了跨国公司的考量。


美国公司的风险敞口:沉默的牺牲品和结构性风险

对美国公司的影响是战略性的和行业性的

  • 技术和航空航天: 任何涉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公司现在都在合规迷雾中运营。 即使尚未被列入黑名单,它们在未来的中国合作中也面临着更高的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 农业和大宗商品: 34%的关税实际上是许多美国种植者和农产品出口商的市场排除事件。 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是直接受益者。
  •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 跨境投资的尽职调查门槛呈指数级上升。 任何具有国防邻接性的投资组合公司现在都面临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中国出口制度的审查。

全球宏观:贸易战演变为系统性冲突

这不再是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关税——这是一场多线经济冲突,现在包括:

  • 关税(价格水平扭曲)
  • 黑名单(实体层面的排除)
  • 出口管制(资源武器化)

以下是对三个关键宏观经济影响的详细扩展,增加了更深刻的见解和机构层面的深度:


工业、科技和新兴市场股市的波动冲击波

4月4日的三管齐下政策——关税、黑名单和出口管制——给全球股市带来了多向波动驱动因素,尤其是在工业周期性股票半导体和对中国有重大风险敞口的新兴市场指数中。

工业领域,依赖中国作为收入基础或生产枢纽的跨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如卡特彼勒、霍尼韦尔或ABB)现在面临利润压缩风险,因为报复性关税可能会侵蚀销售额,而供应链重组会提高运营成本。 结果是:在盈利修正和降低未来指引的情况下,股票下跌。

科技领域,半导体公司尤其面临风险。 中上层堆栈的公司——例如内存制造商和设计软件供应商——如果中国客户或供应商被添加到未来的管制清单中,可能会面临中断。 此外,在美国上市的无人机、人工智能和自主公司(例如,那些与国防有关联的公司)可能会因北京不断扩大的黑名单而面临声誉和监管负担导致的估值减损。

新兴市场(EM)股票面临间接但强大的溢出效应。 在华供应链嵌入度高MSCI新兴市场成分股——特别是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最初可能会受益于制造业多元化。 但是,如果美中对抗升级为更广泛的市场风险规避情绪,这些收益将是动荡的,并且容易受到资本外逃的影响。

机构资金管理者已经在轮换到防御性行业,而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金预计将重新评估对中国或技术制造业权重过大的被动新兴市场工具的风险敞口。


资本货物和供应受限行业的通货膨胀加速

对美国商品征收34%的额外关税和稀土出口管制本质上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其影响集中在资本货物和已经遭受供应无弹性的行业。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例如,能源基础设施、航空航天、机器人)中,新关税抬高了太平洋两岸的投入成本。 机械、工具系统和精密部件的美国出口商面临中国需求的侵蚀,而依赖美国部件的中国生产商必须要么替代要么吸收价格上涨。

稀土管制——特别是对铽、镝和镥的管制——具有较高的传导性通货膨胀效应。 这些金属用于磁铁、激光器和制导系统,几乎没有短期替代品。 对于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和导弹系统的制造商而言,边际成本曲线变得陡峭,采购风险溢价上升。

更微妙的是,这些压力会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核心资本货物通货膨胀,这是中央银行密切关注的。 如果持续下去,这可能会改变全球的利率预期,尤其是在已经管理粘性通货膨胀的经济体中。


以亚洲为重点的固定收益和外汇市场中的风险重新定价

固定收益市场已经在重新定价亚洲的主权和公司信用风险,特别是对于在结构上与中国贸易网络相关的经济体。 中国最新的政策行动为具有中国交易对手风险敞口的企业的债务增加了新的地缘政治基础风险

在外汇市场中,与技术出口和部件制造相关的韩元(韩国元)、新台币(台湾元)和马币(马来西亚林吉特)的货币波动已大幅上涨。 增加的地缘政治溢价可能导致对美元和日元等区域避风港持续表现不佳

如果买家要求为监管不确定性提供额外补偿,中国的公司美元债券——尤其是工业制造或采矿等出口密集型行业的债券——可能会在近期内看到利差扩大15-30个基点

在主权债券方面,如果资本流入逆转,或者如果美国报复性地限制中国债务持有或代理行运营,亚洲政策性银行和准主权机构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冲基金和全球宏观交易部门现在正在重新平衡新兴市场固定收益风险敞口,倾向于具有多元化贸易组合的国家,并缩减与中国相邻发行人的久期。


下一阶段:风险情景和战略预测

情景可能性战略后果
持续升级针锋相对的行动将继续;美国可能会通过出口禁令或技术许可限制做出更广泛的回应
重新启动谈判中等北京的精心策划的目标定位可能会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关税政策或排除部分商品
全球重新调整第三国将面临压力,必须结盟或保持中立——导致形成平行的贸易集团和新的依赖关系
完全脱钩低到中等可能会发生在人工智能、国防技术和关键矿产等行业,尽管所有行业的完全脱钩在经济上仍然代价高昂

美中经济战争已经进入法律战和后勤战时代

4月4日出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报复,而是一种战略蓝图。 该蓝图运用法律、后勤和法律框架,通过国家安全的视角重塑全球贸易边界。

中国已将其经济杠杆与地缘政治需求融为一体。 交易外交的时代已经结束。 欢迎来到制度化经济对抗的时代——风险是监管性的,制裁是战略性的,全球资本现在不仅必须驾驭市场,还必须驾驭雷区。

附录1: 不可靠实体清单中包括的11家美国实体:

  1. Skydio Inc.
  2. BRINC Drones, Inc.
  3. Red Six Solutions
  4. SYNEXXUS, Inc.
  5. Firestorm Labs, Inc.
  6. Kratos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Inc.
  7. HavocAI
  8. Neros Technologies
  9. Domo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10. Rapid Flight LLC
  11. Insitu, Inc.

附录2: 出口管制清单

  1. 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2. Universal Logistics Holdings, Inc.
  3. Source Intelligence, Inc.
  4. 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
  5. 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6. Edge Autonomy Operations LLC
  7. Cyberlux Corporation
  8. Hudson Technologies Co.
  9. Saronic Technologies, Inc.
  10. 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Inc.
  11. Stick Rudder Enterprises LLC
  12. Cubic Corporation
  13. S3 AeroDefense
  14. TCOM, Limited Partnership
  15. TextOre
  16. ACT1 Federal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